隐患要认真整改,逐条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要认真排查治理自然灾害方面的隐患。相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制订预防及整治方案,抽调专人组织实施,抓好源头预防,实现自然灾害零损失目标。要紧密结合隐患排查行动,做好重大基础设施隐患排查工作。加强科技兴安、科技保安工作,努力开创多层次、全方位的隐患排查整治新路子。对整改难度大的隐患,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拉、资金投入到位、隐患整治到位,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使企业生产达到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标准要求。
四、完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
要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运输、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物品、建筑施工、公众聚集场所及学校、城市燃气、旅游景区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要配合专项整治责任部门要依据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在进一步健全机构的基础上,培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完善本行业的安全整治方案,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等工作。以隐患排查治理活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把专项整治活动与隐患排查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本行业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新时期专项整治工作的治本之策,加快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危险化学品要以“五整顿、两关闭”为重点,制定和落实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措施。非煤矿山要以加大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非法违法生产的矿山为突破口,严格市场准入。道路交通安全要按照“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以治超、治限、治乱和打击非法拉运危险化学品行为为重点。公众聚集场所要以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筹备等为重点进行集中整治。其它专项整治也要制定方案认真整治,务求取得实效。
五、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政府的要求,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重大举措;广泛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宣传先进经验,曝光典型案例,在全镇掀起一个学法、懂法、用法的热潮,努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完善安全生产领域应急管理,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各单位各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安全生产领域应急管理工作。要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行业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做到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组织专门的技术力量,重新修订各自的应急救援预案,使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一个企业多个预案,一个重大危险源一个预案,及时组织人员对各个预案进行演练,边演练、边总结修改,保证所制定的预案急需时拿得出、用得上,防止应急预案形式化。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发展稳定大局,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