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保险业发展的整体格局:以国有控股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体,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一个经营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经营方式规范化、业务竞争有序化、政府监管法制化的保险市场体系。
三、做大做强保险业,推动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保险业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保险保障,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大量的税收,对gdp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保险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保险业“转机制、强素质、调结构、上规模、抓管理、增效益、重服务、创品牌”。
(一)牢固树立保险服务经济的大局意识。各保险企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服务,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险服务新产品,进一步发挥保险的吸附效应,为达州经济发展聚集和吸引资金,广泛参与社会管理,提高保险在经济、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渗透力。对此,各级政府要在政策上、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
(二)积极培育完善保险市场主体。要坚持“适量调控市场主体,适度引进竞争机制,合理机构网点布局,推进保险服务升级”的原则,认真解决好县以下保险市场发展薄弱的问题。各保险企业要在乡镇合理设立机构和服务网点,为繁荣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服务。要自觉承担起维护和完善保险市场的责任,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按照高起点、规范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信誉好、专业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的各类专业保险服务机构网点。
(三)优化保险产品结构,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各保险企业要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开发面向农村、家庭、农业、民营企业、养老、医疗、教育、消费、信贷等市场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根据不同客户群体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推出个性化的产品,优化保险产品结构,切实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要针对保险服务过程中重承保、轻理赔,重保前服务、轻售后服务等现象,切实加强诚信建设,严禁误导、欺诈等违规行为,努力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要从目前递送保单、收取保费的单一服务,逐步转向风险管理、理财咨询、投资规划等综合服务。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保险知识读本》,熟悉保险知识和保险法律法规,从整体上提高对保险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企业的意识,关心、支持保险事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本地保险机构的联系,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座谈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会,每年年终召开总结会,分析全市保险发展状况,解决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把保险业发展状况纳入当地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保险业发展目标考核责任制。不得强行指定或变相指定购买保险产品,行政事业单位不得代理保险业务。
新闻部门要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积极宣传保险业在经济补偿、抗灾减损、扶危济困等方面的典型事例。对保险业的敏感性问题报道要严格把关,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沟通,减少负面影响,为加快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工商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及时为保险机构办理有关工商登记、年检注册等事项,不得违反规定搞搭车收费加重企业负担。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支持公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