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建好工业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加快巴东工业园和湖北巴东移民工业园建设。根据资源、生态、产业环境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园区的定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园区开发经营实体,推动园区建设投融资的市场化。鼓励龙头企业和关联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按照“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乡镇通过招商引资引企入园。
10、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统一领导,建立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县委、县政府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主抓一个产业、负责一家龙头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职责和任务,建立科学的产业评价体系。将县级有关项目可用资金实行捆绑运作,用于产业发展。整合县域金融资源,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建立金融联席会议制度、银企会商制度,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支持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认真做好产业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储备工作,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和产业扶持。组建项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项目决策专家咨询制度,有效规避项目决策失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建立无绩效退出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要围绕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实际,摸清底数,制定规划,细化目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和完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产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严格奖惩,并作为单位主要领导实绩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
11、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社会氛围,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巴东精神,创造积极的创业环境。建好办实“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继续执行进一步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的“十不准”规定,进一步清理公示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加大政务公开和治乱减负力度,完善企业投诉、案件受理和查处制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社会和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12、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环保、节约并重的原则,加强对企业有关垃圾、污水处理设计、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建立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节约绩效评估体系。加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着力实施好“党政人才、高技术人才、企业人才、实用性人才”四大人才培养工程,用政策、环境、资源和待遇形成各种人才的聚集洼地,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3、形成发展合力。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引导、扶持、协调、服务的作用,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推进产业兴县进程的具体举措,真正在全县形成重视产业发展、关心产业发展、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进一步加快发展。
《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县委、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