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合理确定主导产业,集中抓好*以彬县、旬邑、长武等县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基地,中部以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武功等县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和建材产业基地,南部以秦都、渭城、兴平等为主的高新技术及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坚持科学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工业化布局。
2、按照“东进、西联、北强、中富”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推动全市县域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在装备制造、化工、能源、纺织、食品医药、建材、航空、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形成产业聚集优势,着力建设工业园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骨干企业、名牌产品,逐步形成以区域特色产业为支撑,资源开发加工型、农产品加工型、为大工业配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协调并进的县域工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坚持科学规划,板块推进。统筹制定县域工业化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和主要目标,实现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相互衔接,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
4、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同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增强吸收、转化其科技成果的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科技型企业,扶持新兴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四、发展重点及措施
(一)抓好园区建设。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对县域工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土地利用、环保设施等进行充分论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全市已有35个园区,集中力量抓好26个重点园区建设,配套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聚集区,努力提升工业园区水平,使其成为县域工业的主要载体。一是对经省级认定的渭城民营科技产业基地、兴平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园、三原清河食品工业园区等10个园区和要求整改拟认定的永寿县、旬邑县、淳化县工业园区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提高企业入园率,推进科技、管理、机制创新,使园区真正走出一条产品互补化、产权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发展路子;二是切实抓好秦都沣东工业园、渭城光伏产业园、礼泉资源再生产业园等13个重点新建园区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力争省级认定;三是各县市区要抓好其它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产业集群,把园区做强做大;四是要建立健全园区统一的管理协调机制,对全市县域工业园区统一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在于优势产业的支撑,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重点抓好以陕柴重工、秦岭电气公司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以兴化集团、*宝塔山油漆、泾阳统一润滑油有限公司等为龙头企业的化工产业;以大佛寺煤矿、胡家河煤矿、彬长能源化工基地等为龙头的能源产业;以*白鹿制药、*华龙集团、鲁洲生物科技、*白象食品、*红星软香酥、海升果汁、汇源果汁、光明乳业等为龙头企业食品医药产业;以礼泉海螺水泥、泾阳海德堡水泥、泾阳声威建材、冀东水泥等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同润纺织、银华纺织等为龙头的纺织产业。支持县域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配套协作关系,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产品特色明显的大中型企业。围绕壮大能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