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为重点,以解决作风问题为突破口,大力开展遵纪守法、职业道德、廉洁从政、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大力倡导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新形象,展示新风采。
依法行政教育。通过对干部进行一系列法制、政策、形势教育,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增强干部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心、事业心,认清我乡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做到依法、有序、积极、科学地开展工作,为“法治青田”夯实基础。
办事效率教育。通过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使干部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提高办事能力、办事水平、办事效率。克服疲软拖沓的坏习惯,养成雷厉风行的干事作风,展现我乡干部敢办事、会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新形象。
(二)主要实践内容
针对当前我乡的实际,开展八方面的实践。
一是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 专项行动,落实信访包案、限时处理制度,针对已经出现的和可能萌芽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解决,特别要做好外雄电站移民矛盾纠纷的排查解决。抓住改善民生这个重点,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入手,着力解决一批难题,努力让群众满意。加强司法保障,强化各类利益关系调节,努力营造公平正义、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是开展困难群众大帮扶。深入开展“百名科局长进百村,千名机关干部联千户”活动。抓住困难群众这个群体,进一步健全救助机制,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实效,大力开展扶贫济困、医病助学等救助活动。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活动,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深化住村联心服务制度、干部结对服务制度,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建立健全为民服务网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三是推进农村文化大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推进和谐文化进村入户。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提炼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村村通”的覆盖面和质量;大力建设“东海明珠·山花工程”、农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满足群众就近、经常、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需要;发展壮大农村文体骨干队伍,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到一村一队伍、一乡一阵地、一月一活动、一年一评比;积极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提高先进文化的覆盖面,使农村居民过上有品位的文化生活。
四是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与“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相结合,以处理农村垃圾为主要整治内容,在全乡所有的行政村进行一场大面积、全方位的整治,使全乡村庄更加整洁,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与“创建全国卫生县城”互联互动,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创建全国卫生县城”目标奠定基础、创造条件,通过“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加速构建“和谐家园”进程。努力建设好水、电、路等硬件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绿化、净化、序化、亮化、美化”工程,着力改善居住环境。
五是实施农民就业大帮助。开展“充分就业村居”创建活动,实现户户安居乐业。努力做好“富民”企业、来料加工等项目的引进,力争上一个项目,富一村群众。用和谐的理念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他们的创业本领,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