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思想,按照“深化教育、推动实践、促进发展”的要求,密切联系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这一主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致富思源的品德、勤劳致富的思想、团结友爱的胸怀、追求进步的信念,切实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认真解决我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大力营造“人人讲和谐、事事求和谐”的社会氛围,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目标:力争到2010年,我乡大部分村基本建成经济发展、社会法治、政治文明、文化繁荣、人人团结友爱、户户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二、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各种不协调问题的客观要求。开展“和谐家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强农业、兴旅游、建新乡”发展战略。当前,我乡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滩坑电站移民安置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和凸显期。我们有必要通过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和美好前景,明确他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义务和责任,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观念和思路,形成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营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氛围,共同建设“和谐家园”。
三、活动内容
(一)主要教育内容
分群众和干部两个层面进行教育。
1、群众层面,着重从感恩教育、法制教育、文明教育等三个方面对全乡群众进行教育。
感恩教育。通过对前后生活的比较、近年来建设成就的展示以及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事迹的宣传,让群众感受到这几年是我县、我乡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几年。让群众认识到当前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来的;是党和政府带领大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结果。通过教育,把群众的思想凝聚到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乡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激发群众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创业热情,树立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倍加珍惜安定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积极投身和谐家园建设。
法制教育。结合“五五”普法,通过系列法制宣传和法律讲座,典型案件和案例的剖析,丰富群众的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使群众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懂得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如何正确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强化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理念,教育群众自觉维护稳定和谐的局面,齐心协力推进“平安岭根”建设。
文明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强化群众从我做起的公德意识、团结友爱的包容意识;开展乡风评议活动,教育群众从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促进群众改陋习、树新风,营造有一定文化品位、健康优雅的生活环境,共建文明家园。
2、干部层面,着重从宗旨理想教育、依法行政教育、办事效率教育三个方面对全乡干部进行教育。
宗旨理想教育。以强化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