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加大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制约。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将城乡环境治理工程治理项目重点向涉农社区倾斜,整体推进我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四大工程”
(一)扎实推进特色靓点街道打造和城市风貌整治。按照“四注重、四提升”(注重塑造风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装饰美感,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味)的要求,突出我区作为中心城区地域特色,明确城市风貌定位,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用前瞻、合理、适用的理念规划好城市,用个性、特色、亮点的理念建设好城市,形成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展现中心城区的独特魅力。
(二)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一是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环卫行业标准,完善垃圾收集设施和清运车辆,加快垃圾压缩站搬迁建设,力争形成日处理400—600吨生活垃圾压缩处理。二是集中解决道路不平整,影响行人和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集中解决城乡结合部路灯不亮和管网不通问题;集中解决清理盲道断头、方砖松动问题;集中解决非机动车停放无序,统筹安排设定地面标识和标线。
(三)扎实推进大气和水环境治理工程。下大力气解决影响我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问题,着力抓好一批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雨污水分流和区管河道截污管网建设,确保全区域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api)达到311天。
(四)扎实推进园林绿化提升工程。主动对接生态商务功能区调整,依托高威体育公园项目和*体育公园建设,加快“198”区域绿化提档升级,组织实施“拆墙透绿”、“屋顶建绿”等绿化工程,年底实现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2.5平方米。
四、强化保障,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总责。要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由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专人负责日常工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的实施意见,明确治理目标和标准,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形成工作合力,力争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零批评 ”。
(二)加大宣传力度。各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工作经验和先进人物,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施文明劝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三)加强效能监察。区监察局要加强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严格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对工作落实、完成任务好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