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组成部分。要将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范畴,切实加大保护力度。
四、推进举措
(一)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1、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凡获市级以上品牌称号的企业,都应通过iso9000及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2010年,85%以上的全区重点骨干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关部门要帮助指导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体系,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在各个优势产业都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身品牌。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深入实施科技人才“四百工程”,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各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使企业从产品仿制转向自主创新,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建品牌的根本。要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的市级以上品牌企业采用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的形式,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技术研发人才。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政策,对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
4、完善品牌认定机制。区工商、质监等部门要运用自身职能进一步改善服务,做好国家、省级、市级品牌的推荐申报工作。要制定重点培育发展的品牌企业名单,建立品牌培育的储备库。根据“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选择已具备一定条件、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的重点对象,做好驰名、中国名牌、省市著名商标三级梯次的品牌培育、推荐工作。
5、推进品牌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为品牌建设带来的有利条件,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引领块状经济提升发展。各专业化生产集中、块状经济发达的区域,都要以品牌建设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品牌企业为龙头,建立专业品牌的培育发展基地,实现企业个体品牌和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在织里童装行业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快农业新产品开发,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品牌基地,重点在绿色蔬菜、特色养殖等行业取得新突破。要引导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推广和提升传统农产品品牌。
6、大力发展出口品牌。引导企业积极进行国际商标、专利注册、知识产权备案,着力扩大自有品牌出口。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制定跨越国外技术、安全、环保等贸易壁垒措施,推进品牌产品、品牌商标和品牌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大品牌扶持力度
7、奖励品牌创建。抓好品牌的政策扶持工作,落实创牌激励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若干意见》规定,为激励区内企业创牌, 凡本区境内被新认定为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省著名商标,新获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国际注册商标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作出主要贡献的部门和乡镇,在市级奖励和补助的基础上,由区政府分档次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补贴。具体标准为:驰名商标,国家商标局认定的,每件奖励人民币25万元,司法裁定的,每件奖励人民币10万元;中国名牌、商务部认定的出口品牌产品或国家出口免验产品每件奖励人民币25万元;国家免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