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贯彻实施,根据《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贯彻实施监督法若干意见》精神,现就依法规范地做好监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加强监督法的学习宣传教育
1、结合实际,抓好学习教育培训。一要制订可行的计划,注重学习与培训,逐章逐条学好监督法,深入讨论,吃透精神,熟悉内容。二要加强宣传,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监督工作的重要讲话为指导,提高对监督法颁布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三要联系实际抓好落实,把握监督法的要领,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监督法的精神上来,把工作部署规范到监督法的规定上来。
2、强化认识,正确把握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的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一府两院”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目的就是要有效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把人民通过法定程序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确保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因此,要结合监督工作的政策性、法律性和程序性很强这个特点,定位不错位,在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严格按照监督法办事,正确履行监督职能,有效行使监督职权。
3、主动作为,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各级人大组织要以监督法为依据,不断改进监督工作,努力提高监督实效。积极主动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关切的焦点问题,组织代表活动,发挥代表作用,利用平台优势,架起“一府两院”与代表之间的桥梁,收集反映民声、呼吁社情民意,当好喉舌,守好阵地,确保党委、人大的决议、决定得以落实,彰显人大的地位,突出人大的作为,树立人大的形象。
二、重点明确经常性监督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根据监督法第二章至第八章规定(共七个方面的监督职责),人大常委会的经常性监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
2、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
3、组织执法检查;
4、进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前三项为工作监督,后一项为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就是人大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政府和法院、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等形式,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律监督就是人大常委会通过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有权力、有责任予以撤销同级政府制定的违法的或者不当的法规、规章和作出的决议、决定或者发布的决定、命令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三、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实效
1、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