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农村工作意见 >> 正文
创建和谐村镇暨新农村建设十大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意见

慈相济,掌握科学教子方法;以德育人,树立良好道德品质;激发潜能,促进心智全面开发;引导交往,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重视实践,引导自信自立自强;丰富生活,增进身心卫生健康;尊重理解,营造温馨家庭环境;敬业进取,树立文明家长形象;主动配合,共同培养合格人才。
5、致富带头人
创评标准:个人素质好,市场观念新,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与时俱进,善于创新,敢于拼搏,带领群众开拓创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当地家庭经济收入高,群众公认,有一定影响力和幅射带动作用。
6、养殖状元
创评标准;坚持学用科技,勤劳致富,科学发展养殖产业,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和经营效益,能幅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镇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7、杰出青年
创评标准:思想解放,追求进步,自主创业,自学成才,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在当地青年中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事迹突出,成就显著。
8、好婆婆
创评标准:严慈相济,语言文明;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珍爱自然,美化家园;和气谦虚,礼貌待人;婆媳之间,互解互谅;尊重理解,居家温馨;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9、好媳妇
创评标准:夫妻和睦,孝敬公婆;思想进步,热心公益;体贴丈夫,尊老爱幼;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勤俭持家,热爱劳动。
10、孝星
创评标准:孝行事迹特别突出、感人,既继承传统文化又体现时代特征;孝行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带动作用;在社会层面上履行孝行,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尊敬,热心为老年人服务,发挥敬老养老的模范与表率作用。
三、实施步骤
这次和谐村镇暨新农村建设“十大”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由镇党委领导,各村具体组织实施,要求全镇评选文明新村3个、每村评选五好家庭1个、德高望重好公民1

个、教子有方好家长1个、致富带头人2个、养殖状元1个、杰出青年1个、好婆婆1-3个、好媳妇1-3个、孝星1-3个。文明新村由镇党委评选,报县文明委审查验收,县委、政府命名,其他各项创建由各村评选,报镇党委审查验收并命名。
整个创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至6月底,为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阶段。镇党委制定和谐文明村镇实施意见召开创建动员大会。各村举办橱窗,制作宣传栏和刷写宣传牌、悬桂标语横幅,安排部署创建工作,向群众公示创建活动、内容、标准和步骤,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参与。
第二阶段:从7月1日开始至10月底,为创建阶段。各村要按照本实施意见,创新载体,设计活动,不断丰富创建内容,拓宽创建领域,支撑创建工作,掀起创建热潮。要把创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富裕和谐庄浪结合起来,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结合起来,培育新农民,倡扬新风尚,建设新村镇,树立新形象,用创建活动推动当前工作,用工作成效检验创建效果。
第三阶段:从11月l日至12月底,为评选命名表彰阶段。由各村根据相应的对象范围,标准条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逐项评选,于11月30日前将评出的对象报镇党委。12月份镇上进行初审、初验,按规定程序报县委、县政府和县文明委,在评选命名的基础上,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涌现出的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
       认真做好帮村扶贫和新农村示范村…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
       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实施意…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实施意见
       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推动新农村建…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坚强…
       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实施意见
     
    企业公司员工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我是合格纳税人电力员工演讲
    集中整顿农村后进党组织方案
    教育科研计划
    局政务公开总结
    地下水源管理制度
    地区计生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阶…
    南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落实五五…
    设计类毕业实习报告
    科技局落实科学素质规划意见
    卫生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
    创建电子政务管理办法
    共建服务群众促和谐工作意见
    国家级果业示范园创建工作安
    和谐之星建设活动实施意见
    创建诚信企业实施意见
    日光温室创建政策扶持工作意
    党政廉建和反腐工作意见
    创建中医药示范县工作方案
    创建新农村示范点补助方案
    农村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