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标准。(4)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高,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5)示范片区中心村(居)达到区级文明村(社区)标准,村(居)党组织均达到区级“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标准。
(二)工业片区创建标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建设新型工业区和现代化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要求是:(1)以工业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来源以非农收入为主。(2)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加快旧村改造和新社区建设,供排水、“三电”、道路、燃气、暖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体系健全。(3)综合治理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达到市级卫生乡镇、环境优美乡镇标准。(4)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高,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5)示范片区中心村(居)均达到区级文明村(社区)标准,村(居)党组织均达到区级“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标准。
(三)小城镇片区创建标准。按照“经济产业化、发展现代化、城乡一体化”要求,推动农村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化的小城镇。具体要求是:(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民收入来源实现非农化。(2)加快旧村改造和新社区建设,供排水、“三电”、道路、燃气、暖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与城市实现配套联网。(3)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4)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达到城市居民保障标准。(5)示范片区中心村(居)均达到区级文明村(社区)标准,村(居)党组织均达到区级“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标准。
(四)生态保护片区创建标准。发挥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绿色生态型新农村。具体要求是:(1)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特色种养基地为依托,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配套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种植业基地主要品种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畜牧养殖业基地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标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基本把示范片区中心村(居)的农户纳入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2)基本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社区服务体系健全。(3)山水资源得到科学开发利用,普遍发展户用沼气并实现“一池三改”,生活垃圾实现“户集村运,集中处理”,村容村貌全部达到“三有四无”整治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山区生态环境保持优越。(4)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全覆盖。(5)示范片区中心村(居)均达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