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任务。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延伸到农村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网络,方便农民就地就近查询和就业。依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等机构,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强化企业用工管理,鼓励企业优先吸纳本地农民就业。每年免费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00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80%。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6、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镇居民参保率。逐步提高政府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补贴和筹资标准,实现农村全覆盖。实施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农村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力度,做好“五保”供养、优抚安置等工作。
7、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和完善与农民健康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网络,农村卫生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严格把好进入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质量关,从二零零九年起,新进入镇卫生院的医生必须全部具备大专以上学历,50%以上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有50%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新进入村卫生站工作的医生必须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执业资格。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镇卫生院每年要制定医务人员进修计划,分批次派员到上级医院学习,村卫生站医生要积极参加卫生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学习班,每月至少要坚持业务学习一次。加强村级卫生站服务设施建设,二零零九年,开展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年内建成1间规范化示范性村卫生站;2010年开始对符合条件的村卫生站全部按示范性卫生站标准进行改造建设。重视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镇卫生院从二零零九年开始建设工作网站,争取在2013年建成,与区卫生局联网,充分发挥网络在农村地区的卫生宣传、教育和防病作用。
8、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基础教育体系。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两相当”。加快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化发展。加强农村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一校一规划”,着力抓好规范化学校整改达标工作。巩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做大做强棠下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教育品牌,扩大其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为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化城乡结对帮扶工作,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健全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和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提高农村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总体水平。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学校100%与省基础教育网络互联,95%以上的学校建立网站。坚持实施“手牵手扶困助学”计划,从二零零九年起,对具有我区常住户口并持有低保证或低收入证的单亲、残疾家庭子女及孤儿在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每人每学年补助500元;对具有我区常住户口并持有低保证或低收入证家庭子女,就读市、区普通高中(含中职学校的普通高中班)一年级的每人每学年年补助300元,高二、三年级的补助210元,考取全日制大专院校的补助2000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