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科技下乡”工程。
(1)开展“科普下乡”活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提高农民技能。力争到2011年,全区56条村全部建有科普知识宣传栏。积极举办专业技能知识培训,邀请省、市级的专家前来授课,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实现科技致富。
(2)开展“宽带进农家”活动。在二零零九年内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光纤,户户上宽带”,并不断丰富农村网络信息内容,建设一个覆盖全区农村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
(3)构建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完善区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施“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整合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实现“信息直通车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相结合,在56条村建立起村一级信息服务中心,扩大“农信通”服务覆盖范围,到2010年基本形成由区、镇、村三级组成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千家万户农民群众及时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和农业专家咨询服务。
(4)建设“数字村务”平台。在全区农村推广使用村务管理软件,规范村务管理,加强村务公开,提高农村管理水平。二零零九年完成全区56条村安装数字化平台办公系统,2010年完成对村“两委”成员的培训,2011年全面实施和深化“数字村务”工程。
2、加大财政对特色农业的投入。从二零零九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投入财政资金支持改造低产鱼塘,每亩补助400元,由区、镇两级各按50%的比例进行补助。做大做强潮连白王鸽养殖业,从二零零九年开始三年内,凡新增养殖潮连白王鸽500对以上的,每对一次性补助5元。抓好杜阮镇1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争取到2011年,实现全区16宗水库全面加固,潮连围硬底化,天沙河城区段和杜阮河段达标加固。加快水利建设项目和农业土地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完善专家审查制度,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加快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进度,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完善制度,加强和规范水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4、改善农村环境。继续实施泥房改造工程,争取二零零九年基本完成农村泥房改造。加强农村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争取到2011年三个农村镇所有行政村通公共汽车。加快三个镇的水网、电网改造。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示范村整治的成果展示工作;建立由规划、建设、卫生、环保、财政、农业等部门组成的“五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坚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把村庄整治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各镇要相应配套村庄整治资金,确保村庄整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5、促进农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创业。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建立区、镇(街)、村层级工作责任制,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