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意见
村建设,每个镇建成1-3个符合新农村标准的典型村。
(十二)大力实施农村“四改”工程。实施改水、改厕、改圈、改灶、建沼气池工程,完成各类供水工程10处,解决1万人饮水困难。全区新建沼气池100口,“四改”后的农户沼气使用率达80%以上;完成改厕800户,逐步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 乡风文明
(十三)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继续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和远程教育工程,改造农村校舍1.6万平方米,有条件的镇可建设寄宿制学校、教师公寓和高规格学校,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集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定期交流、轮换支农、提高待遇的措施,建立城市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免费提供课本,免收寄宿费。
(十四)加强村集体文化体育、科普活动及集体议事场所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村办公场所、卫生室、国策室、文化图书室、科普站(牌),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建设文化大院、农民书屋。各镇办要恢复文化站办公场所和设施,有文化站长、村要有专(兼)职文化干事和科普宣传员。重点抓好双照、马庄2个镇级文化中心、30个村级文化健身广场的建设和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十五)构建乡风淳朴的和谐农村。利用职校、农广校、农民夜校等阵地,开展各类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扎实开展 “五星级”村和“五星级”户评比活动,培育良好乡风民俗。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树立社会主义
—— 管理民主
(十六)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加强村两委会班子建设,注重农民积极分子和农民党员的培养和发展。给乡镇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将有无农村工作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经验经历作为选拔的参考条件。建立区直机关、城内办事处干部与农村镇办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选派镇办后备干部到所辖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副书记或指导员职务。
(十七)规范村级组织运作程序。继续推行村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增加村级财务及重点项目建设进程的透明度。认真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等农村政策法规,完善“一事一议”等村民议事制度,提高村民的参政议政程度,组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进一步规范村级各项事务的运作程序,每个村都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下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三、几点要求
(一)着眼长远,加强领导。各镇办、部门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
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