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试点,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认真落实好农业补贴政策。继续推进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健全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认真研究和提出增加补贴品种,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的政策建议。认真落实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政策。完善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支持体系。
(十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攻关,重点攻克农业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组织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节约资源、无公害生产、防灾减灾等方面技术攻关,重点抓好优质高产粮食品种攻关,推出一批有突破性的主导品种,有效支撑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开展生物育种、航天育种、转基因技术、微生物工程、农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等研发,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储备。提高优良品种和重大技术引进的水平,坚持引进、消化、吸取、创新相结合,不断增强农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
——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快速通道。以科技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到2010年,农业科技示范户达到100万户,辐射带动2000万户,重点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扩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范围,对10亿亩农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大力推进“金农”工程建设,建设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国际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及其他行之有效模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搞好信息服务网络延伸,继续扩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及中介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农村经纪人和行政村的信息服务覆盖面,发展培养一大批农村信息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对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建立涉农信息共享机制。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调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补贴的重点要向农产品主产区、主要粮食生产环节倾斜,鼓励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及其配套机具,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