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实施“提升”战略。要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农业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粮食等食物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安全供给;提升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保护能力,提高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围绕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从2009年起,启动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畜牧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等“九大行动”。要把“九大行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抓手,作为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七)基本原则
——突出产业、全面发展。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调整乡镇企业,加快发展园艺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配合和参与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充分认识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新农村建设,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提倡多样化,不搞一刀切。要立
足乡村特点,突出行业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注重实效、稳步推进。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达标升级;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要把落实政策和深化改革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工作协调机制、科学决策机制、监督评价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通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形式,引导农民和社会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合力;切实尊重农民意愿,主要依靠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包办代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