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活经营性服务的思路,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完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活力。各级政府要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广泛开展节本增效。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使用节能型农业机械和加工设备,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立体复合种植模式,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管理。在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的地区,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和帮助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品牌农产品建设,打响清真品牌、特色品牌、原产地品牌。灌区各县(市、区)、农垦农场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率先实现农业标准化。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县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与信息服务,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落实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优惠政策,确保农产品运销畅通。实施千村百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实行化肥淡季储备制度,严格监管农资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等各种坑农害农行为。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增加种粮收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灌区优质大米基地建设和冬麦北移,扩大专用粮生产规模。坚持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指导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自治区集中扶持枸杞、奶业、清真牛羊肉、马铃薯和瓜菜、葡萄、红枣等特色优势产业,力争三年内在规模、品牌、效益上实现重大突破。各地要根据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落实年度发展任务,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尽快形成规模。今年,要新增枸杞万亩、奶牛万头、肉牛万头、肉羊××万只、马铃薯××万亩、葡萄万亩、压砂瓜××万亩、红枣万亩。自治区采用贴息、参股、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具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各市县也要集中财力,择优扶持。
)大力发展劳务产业。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劳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增加农民务工收入。自治区各类重点工程项目在用工计划内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农民工。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提高补助标准,不断增加投入。切实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的工资保障金和社会保障制度,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人身保险、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办法。今年培训农民工××万人以上、输出××万人,使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