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
六、场站科
1、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对农业职工土地承包费中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费用全部减除,对农场由此减少的收入按上级规定积极争取给予适当补助。
2、落实国有农场逐步剥离办社会的职能。
七、法规科
1、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法规管理,搞好价格调控,维护农民利益。
2、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及中介组织提供有效服务,完善法律程序。
八、计财科
1、认真落实对农业和农民的各项支持保护政策,对中央确定的良种补贴资金做到不截留、不棚架。
2、争取财政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争取更多的粮食主产县列入国家财政对粮食主产县的奖励范围。
九、xxx
1、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技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示范村和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的科学田水平。
2、推进农村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等现代化流通网络和配送中心建设,争取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信贷服务等优惠政策,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扶持一批服务功能强、内部运作规范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有效联结形式。
十、农技站
1、开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创高产活动,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
2、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鼓励科技人员到农业第一线建功立业,采取技物结合,科技承包和科技普及方式向广大农民传授先进生产技术。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建设,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继续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实行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公益性的服务机构,要强化服务职能,经费由财政保障。经营性的服务机构,要加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
十一、能源站
1、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广“一池三改”生态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一批秸杆综合利用小区。2009年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万户,“十一五”末,全市农村沼气普及率达到20%,适宜地区达40%。
2、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推广秸杆气化、发电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培育生物质产业。
十二、经作站
1、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食用菌、中药材生产基地。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努力培育发展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十三、水稻生产办公室
1、开展水稻创高产活动。
2、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十四、菜篮子办公室
1、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努力培育发展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蔬菜产品出口基地。
2、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关政策,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
十五、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1、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十六、种子管理站
1、实施种子工程,加快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新换代,建立新品种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体系,力争“十一五”末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