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见
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完成10万人次的农民培训任务,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关注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
三、工作措施和要求
(
(二)科学指导,有序发展。坚持按规划搞建设。要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按照生态县建设规划的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计划,科学指导各项工程建设。要完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和生态文明村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制定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体系,加强对各项创建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批、考核、监督。要建立完善创建基础数据台账制度、工程进展月报制度、创建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推进生态县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促进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继续坚持“高标准、低成本能承受、可推广”的原则。各项工作的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基层工作,不搞一刀切,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和目标。基层单位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切忌贪大求洋,盲目攀比,要勇于创新,突出特色,突出个性,切忌简单复制,千篇一律。
(四)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助”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县财政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投入,各乡镇要建立配套资金,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有关部门资金支持。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和管理。广泛开展社会单位创建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扶结对活动,动员社会各界为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人力、技术和舆论支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要鼓励群众投资、投劳,支持生态县建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要整合各口资金,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集中投入重点项目建设。
(五)明确责任,完善机制。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政策和工作措施,实施总体协调和督促考核。成立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队,加强对农村创建工作的帮扶和指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各街道要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体制,在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明确主管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县农委、市政管委、环保局、文明办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