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考一选”(即:个人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考试、考核,依法选举)的办法选拔乡镇副职领导干部,不断完善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两推一选”和村委会成员“公推直选”制度。积极推行村党支部成员与村委会成员之间“交叉任职”,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工作,逐步改善村级领导班子结构,3年内,使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到40岁左右,村“两委”班子中各有1名30岁左右的成员。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落实分级培训的要求,市委在三年内对乡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普遍轮训;县区党委每年要对乡镇副科级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不少于10天的培训;乡镇党委每年要对农村党员和其他基层干部进行不少于7天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完善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培训机制。
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抓好村干部年度培训;开展任职资格培训,逐步做到持证上岗;抓好村干部学历教育,组织办好农业产业化大专班,通过5年努力,使40岁以下的村干部都达到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一部分村干部达到大专学历。
大力实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全市要建立一支人数450名左右(每个村不少于2名),素质较好、年龄梯次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县区党委要着眼于农村工作的长远需要,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制定规划,精心组织,切实抓紧抓好。要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安排后备干部参加在职村干部培训,建立定期考察制度,对表现优秀、条件成熟的及时补充进领导班子,对不合格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到备用结合、动态管理。要将后备干部纳入民主评议村干部的范围,使他们提前接受群众监督,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目标考核责任制,实行工效挂钩,依据考核结果确定村干部工资,形成责、权、利统一的财政转移支付村干部报酬的机制。要激励已卸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继续为做好农村工作发挥余热,有条件的地方,对卸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可以根据离任后发挥作用的情况和任职年限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
三、积极开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践活动
县区党委和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大力度,积极采取措施,调动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其积极主动想办法、找路子。可以采取部门包村、下派干部指导工作的办法,帮助村级组织结合实际,依托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选准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要在启动内在活力、依靠自身实践和自主探索上下功夫,从小处着眼,走滚动发展的路子。注意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经过5年的努力,平罗、惠农、大武口三个县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含10万元),要达到30%以上;5万元(含5万元)至10万元的村,要达到40%以上;其余村要达到1万元以上。陶乐县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的村,要达到10%以上;5万元(含5万元)至10万元的村,要达到20%以上;1万元至5万元的村,要达到40%以上。
四、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深入实施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的“双向培养”工程,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规划,确保各项培养措施落实到位,努力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