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十化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意见
台。同时,根据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延伸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档次,做大服务规模,引导各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变观念,找准位子,放下架子,挑起担子,不断完善服务项目,实现由单一产中服务向农业全程服务
本文由: www.gwku.net 免费提供 扩展。到2010年,全县实现农作物优质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重点科技推广应用率达85%以上,建立农业科技“110”指导服务中心。农机总动力达到23万千瓦,百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40千瓦;机耕面积21万亩以上,机耙面积20万亩,耕耙机械化程度达80%以上,争创“全国农机示范县”。畜禽产地检疫面达100%,定点屠宰检疫率达到100%,推进“放心肉工程”。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农资配送中心、日用工业品配送中心;发展农村便民超市,推进连锁经营,力争全县每个村有一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经济协会、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或农资农家店,使之成为农村现代物流网络的终端和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失地农民土地补偿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率达100%,重度残疾人员和其他无收入来源家庭救助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基本实现服务社会化。
四、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农业“十化”进程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把推进农业“十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系统工程抓实抓好,确保各项目标圆满完成。
(一)强化领导,加速推进农业“十化”建设。推进农业“十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内容,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增强危机感,始终坚持“四个丝毫不能”,切实加强对推进农业“十化”建设的领导,每“化”确立一名县级领导负总责,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和相应的责任单位,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确保农业“十化”顺利推进。
(二)强化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结合沾益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处理好建设与发展的关系,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为前提,以科技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为 核心,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各种生产力要素组合,调整产业、产品和品种结构,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农业,实现种植(养殖)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逐步使我县农业向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十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全县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和努力,其关键就是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投入。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的要求,深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十项扶持政策、六项奖励激励措施、六项服务承诺”,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要增加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统筹安排教育、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扶贫、交通、基本烟(农)田建设、城建、沼气等项目和资金,实现项目资金整合、现有资金和资源整合,形成配套扶持合力,使有限的资金和项目发挥最大效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强化引导,扎实搞好农业“十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