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等载体,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教育培训网络。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施“七个一工程”(一村一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村一个实用技术培训班、一村一个文化技术辅导站、一村一个农民书屋、一村一个试验示范基地、一村一个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一村一个规范“两校”),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奔市场、求创业、讲文明的意识,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让农村青壮农民掌握一门农业实用技术,掌握一项外出务工技能。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抓好农村职业教育,分层次、系统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依托文明公民学校,开展好以政策法规、“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为主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五是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农业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农村经纪人培训,充分利用农业函授学校、农民夜校教育、农村妇女学校,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和科技培训,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帮助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培训农村劳力3万人次,达到户均一个科技明白人,户均拥有一名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获得者,努力造就“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九)推进管理民主化,完善村民自治。一是巩固农村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实施“强基计划”,深化和拓展“云岭先锋”工程。二是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健全“两会一组”(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和民主理财小组)村民自治组织,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的文明村规民约。四是积极推行“阳光村务”,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按照“五规范、一满意”(规范公开内容、规范公开形式、规范公开时间、规范公开程序、规范公开管理,达到群众满意)的要求进行村务公开,加快农村管理民主化和村民自治化进程。力争到2010年全县基本实现农村管理民主化、村民自治化,努力实现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十)推进服务社会化,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创新发展思路,加快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实行城乡统筹,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乡(镇)、村集体合作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二是强化和落实社会服务政策,逐步构建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采取“机关挂村、厂矿联村、协会抓村”和“领导帮村、干部驻村、党员联户”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使其走上规范化、民主化和有序化的轨道。四是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加快农技推广队伍的改革步伐,使农技服务融入农村、融入产业、融入农民。五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事前管理、动态管理,采取事中、事后监督等手段,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努力构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六是加大农村“一会两站”(一会:即消费者权益保护分会;两站:即12315投诉站、消费者维权联络站)建设,搭建为民服务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