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见
“平凉金果”、“平凉红牛”两大品牌,注册一批地方特色农产品商标。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促使农产品优质率有较大提高。
1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要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示范项目资金规模,着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继续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资供应和农产品购销中的主体作用。2009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专业协会11户,村级综合服务社40户。
五、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14、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财政投资“三个高于”的要求,调整各级政府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提高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市财政今年安排103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较上年增长18%,各县(区)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1
16、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巩固、完善和强化各项工作制度,不折不扣地抓好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加大对国家和省上支农项目的争取力度,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步伐。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新途径。
六、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17、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认真落实《平凉市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重点抓好科技、劳动力转移和创业性培训。组织各级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部门,开展分片分类包户培训,按照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要求,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造就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认真落实“阳光工程”和扶贫“雨露计划”,以提高农民创业技能和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健全地区间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培育劳务品牌。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加强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绿色证书”和“创业技能证书”等农民职称评定。全年筹措资金500万元,以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为重点,培训农民20万人(次),输出劳务50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20万人(次)。
18、加强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利用人才资源,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相互融合,构建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培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