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和崇信高寨片坝系建设工程。
7、加强乡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通乡工程,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工程,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等三大工程和重点公益林建设。切实加大国道、省道及县乡村道路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开展村庄、乡镇驻地绿化,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完成纳入国家计划的村级组织活动项目,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2009年,建成8条通乡油路和43条通村等级公路,完成退耕还林16万亩,天然林保护2万亩,三北四期工程4万亩。
8、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按照全市覆盖、整市推进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好“农村沼气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开展项目村维修管理人员、项目户沼气安全生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积极推广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实施太阳灶建设工程。坚持把“乡村清洁工程”与新农村建设试点以及温棚养畜项目结合起来,调动农民参与清洁工程建设,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009年完成“一池三改”户建设113村13787户。
9、实施农机促进行动。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马铃薯生产、玉米收获、旱作节水、畜禽养殖等高效、实用、价廉的农业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组织实施农机跨区机收、机耕、机播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引导培育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等服务市场,加快农机服务社会化进程,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加强重点农时季节的农机安全监管,防范农机事故发生。2009年,全市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在2009年44%、22%、10.8%的基础上分别提高两个百分点。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农业
10、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坚持创新与创业、引进与推广、巩固与提高相结合,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围绕解决生产、科研相脱节的问题,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完善院、企、银、地“四方”合作共建机制,加快建立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应用创新体系。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突出抓好以雄风、海兴安育肥场为试点的现代肉牛养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和以马莲、史家沟、章村为试点的果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开发。各县(区)要根据县域特色优势,培育1?d2处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
11、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引进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质专用品种,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积极实施好“农民增收科技行动”计划,着力抓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鼓励科技单位、科研校所,以及各类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促进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009年,完成科技入户工程培训2万户5万人、绿色证书培训1万人、发证5000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40个村1600人。
12、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尽快建立肉牛、果品等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制定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组织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加快推广应用省上审定发布的我市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生产72项地方标准;进一步加快农业品牌化建设,做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