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个体系建设意见
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的要求,我市财政部门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是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农民个人生产、经营农产品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合作组织同样享受。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对整车装运农产品的运输车辆,在全市范围内免收公路通行费在内的路桥费。合作组织生产、加工、销售农副产品需要用电、用地、用水的,电力、国土、水利等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
三是构建良好服务平台。有关部门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其经济利益。
四是加强资金信贷扶持。有关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央[2009]1号文件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兴办仓储设施和加工企业、购置农产品运销设备,财政可适当给予贴息”的要求,做好信贷资金扶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扶贫低贴息贷款。
五是依法取得从业地位。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实体型合作组织
六是加强农产品经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农产品经纪人素质,本着多予、少取、服务为主的原则,市乡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资金,专门用于农产品经纪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加强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加强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发展现代农业,着眼于同世界接轨,启动和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实施以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为内容的品牌战略,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地域性人文资源的战略选择,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知名度,增强农业整体竞争力的现实要求。有利于培育地方主导产业,打造地域品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效益,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这项工作虽然在我市尚处于初步认识阶段,但市乡两级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使之进入到组织实施阶段,以此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总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按照全市农业产业经营的总体要求,依托我市优势资源,围绕优特粮、食用菌、中药材、黄牛等主导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在基地区域内,通过有组织的生产管理,建立起环境质量保障体系、生产过程标准化控制体系和经营管理产业化运作机制,实现基地生产的标准化和产品的无害化、优质化、品牌化。并以此为基础,以长白山特色农产品为突破口,开展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力争在二至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农业标准化工作体系,使全市标准化农业基地初具规模,力争有3个以上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农村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