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十一五”国家将投入100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五年千亿元计划”,力争到2010年中部地区80%以上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的历史性机遇,进一步加快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农村农村经济,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多方筹集资金,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公路质量和等级,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计划
“十一五”时期我县计划改建农村公路总里程479.2公里,平均每年大约100公里,路面结构为路基宽7米,混凝土路面宽3.5米,路肩各1.75米,要求基础18cm爱华林场黄粘沙垫层,路面20cm混凝土,培肩10cm土方10cm粘沙。工程造价为每公里35万元(路基8.28万元,路肩2.62万元,路面24.1万元)。为了早日完成“十一五”时期我县通村公路建设计划,鼓励各乡镇、各村屯进行路基储备,对路基储备好的村屯,优先安排通村计划。
三、 资金来源
工程造价为每公里35万元,其资金来源为:
1、国债资金每公里10万元;
2、省投资金每公里20万元;
3、县投资金每公里5万元;
4、其它缺口资金每公里10万元。
四、资金筹措
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建议县政府采取以下措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一是县政府出台政策,为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提供保障。县政府要在财政上设立长效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专户,以满足农村公路建设的正常支付,资金来源是首先从财政预算安排一块,其额度是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万元。其次是从工农业产品销售环节上征收地方养路费,征收标准是每吨征收2元。
二是受益企业承担任务。由县政府协调,鼓励受益企业为通村公路建设投资或义务承担通村公路改建工程,其额度根据企业规模和收益酌情确定。
三是提倡和鼓励各种社会性捐资。公路建设,人人有责。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宣传通村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鼓励和引导县直机关公务员、公职人员带头捐款,动员外出做生意的人回来给村里投资或捐资。县政府将为通村公路捐资者建功德碑,捐资超万元的,其姓名将镌刻在功德碑上,流芳百世。
四是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组织村民投工投料,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