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共卫生联络员。
明确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口计生等部门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职能。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发展建设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制定并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县卫生局负责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负责对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机构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实行和完善信息公示及奖惩等制度;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负责组织实施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县财政局负责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财政投入机制,保障各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顺利实施。
(三)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养全科医生,要采取培养招聘充入一批、在岗培训提升一批、柔性流动扶持一批、保障待遇稳定一批等多种有效措施,加强公共卫生、农村(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离退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
(四)健全经费保障。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含解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今年城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为20元。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需要全额安排。政府对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给予合理补助,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根据所承担任务和考核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安排;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对村公共卫生联络员给予合理补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组织开展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政府按原经费渠道核拨。县财政局根据每年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核拨相应经费。
(五)深化运行机制。建立岗位聘用、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积极推进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合理拉开差距,形成促进工作任务落实的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社区责任医生和社区责任医生团队制度。转变服务模式,主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有机结合。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加快推进中医药名院、名科、名医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加强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和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成集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全科诊疗、双向转诊等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城乡居民个人健康电子档案,实现全县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强化绩效考核。县委县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县卫生局、财政局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方法,重点考核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社区居民健康指标改善和满意度等情况。每半年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在激励、监督和资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将考核结果与财政核拨单位经费挂钩,并作为单位主要领导和医务人员业绩评价、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
四、加强组织领导https://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乡镇、街道要把此项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切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