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计划生育体制改革。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完善并落实有利于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和农村双女户的优惠政策。以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需求为目标,深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
(七)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1.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积极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切实发挥价格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和调控经济增长中的杠杆作用,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点推进水、电、气、热及矿产资源等领域价格改革。推进公用事业价格改革,逐步规范价格和收费标准。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和市场价格应急预案,做好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预报,加强价格监管,努力保持价格稳定。
2.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按照《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要求,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责任,加大重点领域节能改造力度。积极做好城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争取和推广应用工作。
3.全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配合实施加快陇南跨越式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9号)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发展和改革任务。进一步完善我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继续建设好徽成盆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并依托产业基地,培育产业链条,实施重点支撑项目,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继续推进铅锌、黄金、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引入清洁发展机制,支持和鼓励市内各类高能耗型企业提升能源节约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注重建立区域功能组团和联动发展机制,着力引导我市经济主动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八)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外贸促进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1.优化外贸促进体系。继续落实国家和省上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力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完善进出口激励导向机制,不断提高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以项目业主为主、政府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协调、跟踪服务机制,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积极引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兴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我市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支持西成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等各类开发区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综合项目,打造主体产业群,提升整体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我市企业走出陇门、国门,不断开拓市场。积极参加“兰洽会”、西交会等节会,提高会展水平。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3.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研究提出吸引东部发达地区开发区与我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制定鼓励我市企业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扶持措施。支持我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合作,通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布局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整合,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到我市投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九)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巩固新一轮政府机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