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用人机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事业单位都在本系统或本单位内对竞争上岗情况进行了公示,确保机构改革工作期间单位人心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纪律不犯。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清理整顿后领导职数大幅度减少的情况,计划在五——十年内逐步解决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一是严堵入口关,积极消化超编人员,实现空编后面向全区招聘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二是积极与区编办协调,争取自治区能给我县置换一些编制和增配一些领导职数以解决我县的实际困难。三是针对我县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认真调研,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五、依法管理,盘活存量,充分发挥编制效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暂行规定》是机构编制管理的法规,对地方机构设置、编制管理、职责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贯彻落实法规,我们加强职能调研,调配编制资源。2002年机构改革以来,许多部门职能发生了变化,从客观上要求与职能相对应的编制配置需要适当调整。对编制进行重新调整,以实现编制配置与职能需要的科学对接,使部门“闲置”的存量编制资源,调整到切实需要的部门去。在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基础上,通过加强和改进机构编制管理,提高人员编制的使用效率,协调处理总量控制与结构性矛盾的关系,协调处理好定编定岗到人、实名制管理与搞活用人机制的关系,协调处理控制财政供养人员与公共服务、公共管理需要增加人手的关系。我们在搞好监督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编制效用的发挥,拓宽渠道,多途
径解决公务员队伍的断层和结构失衡问题。通过编制人才规划,探索党政机关对特殊职位、特殊专业人才采用“聘用制”等方式,解决公务员队伍“人才断层”和“后继'乏’人”问题,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培训考核制度,从内涵上有效地缓解了编制资源不足的矛盾。六、规范管理,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机制
近几年,机构编制管理作为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并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认真搞好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政权建设,发展地方经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行政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做好新时期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需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解放思想与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相结合,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解放思想中实现新突破。
(一)理顺体制机制,规范职能运行。我们从推动解决制约经济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合理配置部门职能、理顺部门职能关系、规范行政行为。针对各部门的职能大都是2002年机构改革时核定的,我们根据发展变化进行相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