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透明度,把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结合起来,依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一是进一步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总结推广企业经营管理者辞职、诫免、谈话、任职、回避等制度。二是加强民主监督。完善职代会通过企业重大决策、民主评议领导人员、厂务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三是切实发挥企业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作用。在企业改制的同时,要按照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的不同情况,依法建立企业监事会,配好配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专职和兼职监事,保证他们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四是继续实行和完善企业经营业绩年度考核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和企业领导人员年度、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因缺乏经验造成某些失误,在实践中又能改正错误的,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对经考核班子问题较多或领导成员问题较大的,要由企业主管部门下达诫勉通知书,限期整改;对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连年亏损的,要予以免职,3年内不得担任企业负责人,并不得异地做官;因经营失误造成企业破产的,追究其破产责任,5年内不得担任企业负责人;对个别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六、改进企业经营管理者人事管理制度,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
15、各级企业干部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的新方法、新机制,把党管干部原则和市场配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工民主选举结合起来,扩大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搞活用人机制。要不断总结以往成功做法和经验,在选拔企业经营管理者时引入市场机制,提倡实行企业内部竞争上岗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必要时,也可由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推荐或选派。 16、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上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企业经营者队伍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建设,逐步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评荐认证制度,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职业化和选聘市场化。要通过建立人才市场、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库和企业经营人才评荐机构,形成由人才资源供给、资源需求和中介组织等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引导、规范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使大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地涌现出来。
七、切实加强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工作的组织领导
17、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造就一支能担当重任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大计,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制度,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情况,经常研究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主动加强与经委、工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和承担有关工作的单位的联系与协调,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及时推广他们的经验,以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的目的,为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确保市委“更快更好”发展目标的全面落实。
18、本意见适用于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其他企业可参照执行。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