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管理工作意见 >> 正文
社区工会目标管理建设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区委及街道党工委员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批示及指示精神,加快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步伐,把广大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两委会成员讨论,特制定了《关于加强社区工会目标管理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主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原创:www.gwku.net“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的工作目标,把它作为我社区工会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主题,就是要求工会紧紧围绕“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最广泛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充分激发工会活力”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将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会作用,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目标:按照“建立工会无例外,发展会员无遗漏”、“家家有工会,维权能力强;人人是会员,权益有保障”的要求,今年,我社区新发展工会会员748人,做到工会组织规模进一步扩大,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维权能力明显增强。
  (三)重点工作任务
  1、抓好进城务工人员组建工会工作。进城务工人员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已成为社区工会组织建设的新领域和新的切入点,任务非常繁重。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采取分类实施、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的办法做好这项工作。在进城务工人员中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要本着“先建会,后规范”的原则,首先是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
  2、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规范化建设的内容是落实《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各项规定。基层工会要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与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结合起来,以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会的各项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创新基层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使基层工会充满活力,切实发挥作用。要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推进工会组织的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活动方式的创新,切实提高工会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制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社区已成立了以宋先荣为主席、原创:www.gwku.net罗学华为副主席的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2、落实目标责任。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各项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人,明确责任,确保完成。
  3、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计划确定适合我社区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找准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开展特色活动。要注意培养2—3个典型,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示范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4、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每季度对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通报,每月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会活动情况信息。
  5、评先树优。认真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评先树优工作,认真进行总结。
  (五)、明确参加工会的各种措施及活动意见细则
  1、农民工不论其户籍地域或工作时间长短,都有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力,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农民工只要承认工会章程,本人自愿申请,经村(社区)或务工单位工会批准,都可以加入工会成为会员;农民工可以在输出地的行政村(社区)工会入会,也可以在输入地的务工单位工会入会。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推行输出地入会为主的原则。
  2、、以小组为单位,有工会会员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局机关支部党员分类目标管理实施…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雪水云绿茶商标管理暂行办法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层建设实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点通知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
       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要点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探索和弘扬…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设和弘扬…
       水价管理改革总结及意见建议
     
    大学生假期酒店实践报告
    领导带头是关键———二论开展保…
    农办副主任文明教育讲话
    民主生活会自我剖析发言材料
    城建局综治管理整顿讲话
    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加快民营经济发…
    县委秘书局年终报告
    半年检察院民行科总结
    安监局总结及思路
    十六届四中全会培训班讲话
    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意见
    做好城市社区服务实施意见
    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实施意见
    街道社区安全构建工作方案
    街道社区作风改革工作方案
    社区纠正工作方案
    党员进社区年终计划
    全力推进园区工程规划发展
    市工会代表大会开幕
    社区体育与和谐社会论坛上的
    管理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