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公斤)、玉米亩产600公斤、高粱亩产500公斤(正季高粱+再生高梁亩产800公斤)、马铃薯亩产2000公斤(鲜薯)、油菜亩产200公斤的千亩展示的96522目标。大力开展超高产攻关,通过选用优良品种,采用最佳农艺措施,精心打造一批水稻亩产700公斤(中稻+再生稻亩产1000公斤)、玉米亩产700公斤、高粱亩产500公斤(正季高粱+再生高粱亩产900公斤)、马铃薯亩产2500公斤、油菜亩产225公斤的百亩超高产典型。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和万亩示范要求,辐射带动大面积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中心工作,作为科技兴农的关键举措,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建立一套高产创建活动考核、评价、验收和奖励办法。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加强高产创建活动的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宣传活动成果、先进典型、高产模式和成功经验,推动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三)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始终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立足抗大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继续采取“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旱制旱、以调制旱、以改制旱、以科学制旱、以多制旱”的措施,防旱减灾。切实抓好“防病保粮、虫口夺粮”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加强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抓好重大病虫监测和防控、植保监控体系和病虫防控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植保工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全年病虫防治面积占应防面积的9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4%以内,高产创建示范中病虫专业化防治达到100%。
(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实施国家优粮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壤有机质提升、育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全市改造中低产田土12万亩,推广耕地培肥技术30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万亩,为60万农户免费提供施肥技术服务,化肥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三、抓好优势特色产业
各区县要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优质水稻、高粱、专用玉米、专用马铃薯、专用油菜、名优蔬菜、名特水果、名优茶叶、优质蚕茧等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
(一)大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继续推进以高粱产业为重点的粮食产业化。力争全市水稻国标三级以上达到145万亩,优质酿酒糯高粱3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30万亩,加工专用马铃薯20万亩。继续推进甜橙产业发展,打造隆纳高速公路沿线“百里绿色长廊”,长、沱两江沿岸加工甜橙产业带和赤水河流域鲜食精品甜橙带。突出抓好荔枝、龙眼等地方特色水果基地建设,建设有机特早茶园,力争新建成甜橙、荔枝、龙眼等水果基地1.7万亩、茶园0.2万亩。强力打造沿长江百里蔬菜长廊,新建蔬菜基地0.8万亩。
(二)整合项目增加投入。各区县要树立项目兴农理念,积极推进全省农业50强县建设,争取上级扶持。加强协调,整合退耕还林、金土地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村人畜饮水、农村能源建设、水土保持等支农项目。要集中利用项目资源,按照“优势优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整村推进”的要求,将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优势主导产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一村一品”建设村。
(三)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各区县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试点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探索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等入股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鼓励城市居民和农业科技人员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