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明确增产增收目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抓好优势特色产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对农业增产增收工作意见 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农业增产增收工作意见 、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尽力减轻灾害损失、整合项目增加投入、切实加强生产基地管理、按照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农科教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协作,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切实从关键技术研发,实用技术推广,资源高效配置,农民素质提升四个方面强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力争在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栽培的集约比、轻简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专项治理、狠抓基本农田保护,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采取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组织代耕等形式实现撂荒耕地复耕,建立撂荒耕地责任追究和惩戒制度,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大面积成片常年撂荒耕地的,追究政府主要领导的责任。切实落实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明确增产增收目标
20*年我市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任务,着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调整理念思路,落实惠农政策,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力争在粮食高产创建、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计划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3.9万亩,比20*年增加2.53万亩,总产206.9万吨,比20*年增加3.5万吨,种植业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80元以上。
各区县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年小春增产增收意见》(泸市府办函〔20*〕202号)要求,切实抓好小春生产,当前重点加强小春田间管理,特别要搞好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和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的防治工作,力争全市小春粮食增产1万吨以上,小春生产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0元以上。大春生产要按照稳面积、攻单产、调结构、提品质、抓特色、促增收的思路,突出水稻、玉米、高粱、薯类,扩大精细蔬菜面积,狠抓粮食高产创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计划全市大春粮食总产达到178.5万吨,蔬菜总产85万吨,水果总产16万吨,茶叶总产0.35万吨,力争大春种植业为全市农民人均增收60元以上。
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泸市府发〔20*〕37号)精神,切实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禁非法乱占滥用耕地。要通过改革耕作制度,做好“三田”改旱和田坎文章,增种玉米或高粱,力争完成30万亩高梁种植任务;通过复种大搞增种,增加红苕面积;古叙山区要通过调整作物结构,努力扩种马铃薯,完成或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马铃薯种植任务;要扩大玉米间作冬豆面积,要利用果园、桑园、田边地角等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通过以上措施,确保20*年全市大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20.3万亩以上。
(二)扎实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油作物单产水平。要扩大高产创建活动规模,拓宽高产创建领域,提高高产创建层次,组织实施“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在全市开展水稻、玉米、高粱、马铃薯、油菜的高产创建活动,各区县要创建水稻亩产700公斤(中初+再生初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