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性住房建设等工作。争取新增保障用地指标近3000亩。完成营盘路东延线、苏宁物流园等8个执行103号令项目的征地拆迁,确保腾地3000亩以上,完成近2000亩土地挂牌出让。加快农民保障性住房建设,实现1号安置点主体竣工,2号安置点完成拆迁,3号安置点启动建设,建成高层保障性住房17万平方米以上,确保安置农民3500人以上。加快拆迁遗留问题处理,完成东岸乡60号令生产留地的拆迁安置工作,并抓紧进行土地处置,力争基本实现土地挂牌出让。
发展高新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支柱产业的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测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能为工业企业提供更具个性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企业,促进园区经济转型并与中心城区逐步接轨。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增长25%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74亿元、增长28%以上。
提高投入产出,发展总部工业。加快东湖总部工业基地建设,新增4万平方米高层厂房。依托金丹科技大厦、湘茶产业园高层厂房等工业楼宇,发展高密度都市工业。加大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年内引进工业企业50家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总数达到120家以上,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以上。
(四)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是长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迎检之年,要围绕创建达标,按照“常态化管理、高标准改造、全方位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要求,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提高日常维护水平。探索“两天三班”清扫保洁和水车夜间冲洗作业工作模式。落实“3531”工程,进一步修缮改造主次干道的路面、排水、人行道、盲道等基础设施。完成营盘路两厢边坡绿化、屋顶绿化,开展浏阳河风光带一期园林绿化整体提质修复和韶山路花卉特色景观路建设。
实施市容提质工程。加快开放式居民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万家丽路匝道、火炬二片南路等路段的交通疏导工程,完成东荷路、维力巷等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危旧房屋改造,完成东二环沿线等20栋房屋的“平改坡”工程,启动韭菜园路等特色景观街建设和改造,建设社区公园6个、绿岛8个,新建改建站厕210座、地下通道8座。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推动东屯渡及农科村、新桥村的农民安置房建设,全年建成安置房25万平方米以上。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落实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实现畜禽养殖业基本退出。推进“两型”社区建设,实现东二环以西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加强扬尘污染源头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0%以上。加大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工业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加快东岸地区雨污分流的进程,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
组织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纠正和查处乱停、乱放、乱行等各类交通违章行为。加强广告招牌整治,建设一批广告招牌示范街。严格控制违章建筑搭建和违法住房改造。整治规范流动摊点、店外经营和早夜市。加强主干道两厢建筑物立面综合整治,取缔道路沿线城市乱象,规范市容秩序。
树立社会文明风尚。开展“老街巷学堂”、“白领互助社”等市民教育活动。做好各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社区宣传栏等宣传载体,进行文明创建的正面引导。开展“真情互助,爱撒空巢”、“小红帽义工在行动”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形成共管城市、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