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委“四化两型”战略方针和市委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建成“两型”城市的总体部署,以“一带两区三中心,率先全面城市化”为总体目标,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本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高端引领、强西拓东、创新提升、和谐惠民”的发展战略,高品质打造长沙*中央商务区,高标准建设隆平新城区,城市化水平全省率先,区域经济实力中部领先,和谐社会建设全国争先。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1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累计达到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87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5000元;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8亿美元,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金累计达到300亿元;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7‰以内。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经济强区。推进三产优化升级。加快建设长沙*中央商务区,完成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开发建设,中央商务区对财税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突出发展楼宇经济,商务楼宇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培育20栋税收过亿元楼宇、40栋税收过5000万元楼宇。重点发展金融、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引进和培育大型商贸综合体,吸纳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加快推进三湘南湖、马王堆等市场群提质改造和万家丽国际商务中心等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巩固传统商贸业领先地位。集约提升都市工业。谋划隆平高科技园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产业向楼宇工业、总部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型,与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有机对接。加快建设隆平总部工业园,大力发展总部工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5个以上、过10亿元的企业8个以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支撑的科技投入体系。整合区域优势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搭建公共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增强区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区域经济外向度。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及中外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突出引进金融产业、高端商业地产、现代服务业、总部工业等方面的战略投资者。牢牢把握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等战略机遇,加强区域经贸合作,提升*形象,打造*品牌。
(二)建设精美城区。推进全面城市化进程。隆平新城区按照“一带、两圈、三轴、四区”的功能分区,建设好浏阳河东岸休闲风光带,构建马坡岭商圈、望龙商圈,形成营盘东路、远大路、人民东路发展轴,推进科研教学区、高科技园区、商贸物流区、生态居住区四个片区开发。完善城区公共设施配套,完成“一环线二高架三隧道四横五纵四桥”的路网配套建设(一环线:东二环改造;二高架:人民路与红旗路口高架、人民路与万家丽路口高架;三隧道:解放路下穿京广线、竹园路下穿京广线、荷花路下穿浏阳河隧道;四横:营盘路东延线、远大路东延线、荷花路东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