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管理工作意见 >> 正文
惠民工程落实意见

检查的时效性。
    2、平台“一网联”。大力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开发惠民直达工程信息管理软件,建立 “蜀山区惠民直达工程信息网”,采取五级【省、市、区(区直部门)、镇街园和社区(村)】网络管理,形成纵向到社区(村),横向到所有涉及部门的动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利用惠民工程信息管理软件,将各类惠民信息录入惠民直达工程信息系统,建立集补助对象、资金发放、信息汇总、动态监管为一体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为领导决策,政策制订,资金分配,监督检查,绩效考评等提够依据。 
    3、审核“一线实”。充分利用报纸、简报、会议、农村电影放映、惠民政策告知单、惠民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群众有效参与管理和监督。认真做好收入测算工作,除政策规定的特定的补助对象外,应根据居民人口、劳动力状况、资源条件等因素综合测算其家庭收入,初步界定补助对象范围。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社区(村)居民代表会议,由群众进行评议。对群众评议的补助对象,经镇街园审核,并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监察部门集中联合审核。对群众评议,镇街园审核,区级审批的补助对象,实行三级公示,全面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及时准确做好惠民补助对象信息更新工作,确保补助对象能进能出。
    4、发放“一卡通”。区财政部门在金融机构设立惠民资金专户,各项惠民资金直接纳入专户管理,实行封闭运行。惠民资金由财政部门委托一家金融机构发放,区财政部门与代理机构统一签订惠民资金委托发放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金融机构确保资金发放及时准确。进一步拓宽工作领域,将所有惠及城镇居民的各项政策性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发放范围,确保惠民直达工程全覆盖。金融机构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惠民资金发放花名册,按规定的时间将惠民资金直接打入补助对象个人账户,由补助对象持银行存折凭有效证件到金融机构支取现金。
    5、服务“一站办”。进一步健全为民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镇街园为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服务代理点,不断巩固和扩大为民服务工作的成果。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涉及财政、农业、教育、民政、林业、卫生、计生等部门的惠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服务范围。按照权责统一、条块结合的原则,从镇街园抽调专人办公,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坚持依法行政,公开服务项目和程序,做到阳光操作。 
具体操作办法详见附件1至5。
    四、推进惠民直达工程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惠民直达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城区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因此,要实施好这项工程,必须按照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借鉴和创新相结合,试点和推广相结合,探索和完善相结合。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不断完善提高,加强重点创新。针对现有的“一卡通”、“一线实”、“一站办”管理制度,借鉴现存经验,重点要克服局限性,继续完善提高。另一方面,针对另外的“两个一”制度平台建设,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及时总结,注重与原有“三个一”的嫁接、整合、统一,使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有机融合。
    2、注重协调配合,做好综合服务。财政部门作为惠民直达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交通安全运营综治意见
       三车监管实施意见
       服务外包规范意见
       保洁员完善卫生管理意见
       房地产市场安全规划意见
       住房消费管理发展意见
       企业行政管理审批意见
       文化行政审批管理意见
       职工保险统筹规范意见
       劳保局完善社会化管理意见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治理办…
    浅谈高校门卫管理制度明细
    县邮政局进行商业化治理实践初探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意见
    ⅹⅹ县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暨教育…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调查与思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员大会讲话
    幼师教学汇报2则
    浅谈酒店职工寝室管理条例明细
    肉制品安全管理整治方案
    乡镇实施十大工程工作意见
    建设工程钢筋质量管理工作意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要点
    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
    水利工程设置管理办法
    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安排意见
    田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办法
    保障农民工工资准时发放工作
    城建工程建设情况报告
    做好工业移民工作计划
    管理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