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纠正幼儿园、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尊重儿童的人格,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力,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
2、幼儿园要建立与幼儿园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园本教研、园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鼓励教师立足保育、教育实践,积极投入教研教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4、幼儿园分类定级由教育行政部门评审认定。要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定期对各级幼儿园进行指导、评估和审验。要确保教办园和镇中心园发挥示范性作用,带动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高。要在各类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鼓励并帮助其不断提高级别。
5、教办园和镇中心园要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办成当地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基地、教育研究基地和教育科学实验基地。要参与本地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形成以教办园和镇中心园为经脉,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制度。要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对不具备条件的要限期培训,确保合格。要抓住农村中小学教师富余的机遇,选拔一批具备弹、唱、跳、画等技能的老师,经过培训后充实到农村幼师队伍中去。新进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且年龄要控制在35周岁以下,逐步改善目前的幼儿园教师老龄化局面。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园长队伍素质,并将规模以上幼儿园园长纳入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2、加强幼儿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水平。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鼓励幼儿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进行自我提高。到2010年,全区所有幼儿园教师都要接受专业培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在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表彰优秀教师等方面,要将幼儿教师纳入基础教育系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
3、要根据《教师法》的要求,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幼儿园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采取合同管理。幼儿园的举办单位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五、加强幼儿教育的组织领导
1、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区镇两级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