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教育工作意见 >> 正文
政府加快幼儿教育发展实施意见

。坚决纠正幼儿园、班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和“小学化”现象。尊重儿童的人格,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力,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禁止在幼儿园从事违背教育规律的实验和活动。

  2、幼儿园要建立与幼儿园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园本教研、园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鼓励教师立足保育、教育实践,积极投入教研教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优势,面向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宣传、指导等服务,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4、幼儿园分类定级由教育行政部门评审认定。要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定期对各级幼儿园进行指导、评估和审验。要确保教办园和镇中心园发挥示范性作用,带动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保教质量的提高。要在各类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方向端正、管理严格、保教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鼓励并帮助其不断提高级别。

  5、教办园和镇中心园要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社区早期教育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切实办成当地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基地、教育研究基地和教育科学实验基地。要参与本地各类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保育、教育业务管理工作,形成以教办园和镇中心园为经脉,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和约束制度。要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对不具备条件的要限期培训,确保合格。要抓住农村中小学教师富余的机遇,选拔一批具备弹、唱、跳、画等技能的老师,经过培训后充实到农村幼师队伍中去。新进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且年龄要控制在35周岁以下,逐步改善目前的幼儿园教师老龄化局面。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园长队伍素质,并将规模以上幼儿园园长纳入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2、加强幼儿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和水平。要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鼓励幼儿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等途径进行自我提高。到2010年,全区所有幼儿园教师都要接受专业培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同时,在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表彰优秀教师等方面,要将幼儿教师纳入基础教育系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

  3、要根据《教师法》的要求,依法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幼儿园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采取合同管理。幼儿园的举办单位要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在进修、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稳定幼儿教师队伍。

  五、加强幼儿教育的组织领导

  1、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领导任期责任目标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区镇两级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育系统实施报账员派出和财务统…
       教育系统公务车辆使用管理意见
       市国土资源宣传教育意见
       开展天天都是读书日主题教育活动…
       乡镇和改进反邪教宣传教育安排意…
       县直机关党委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重…
       州政府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意见
       乡中心校教育宣传意见
       开展建廉政文化树廉洁新风主题教…
       全区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
     
    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报告
    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
    创先争优第一阶段自查报告
    县文化局依法行政实施规划
    酒店开业典礼上致辞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调研阶段…
    抗洪守土纪念碑碑文
    保持党员先进心得体会六
    学校元旦贺词
    县长党员冬季轮训会议讲话
    加快循环经济实施意见
    加快实施商标兴县工作意见
    加快肉羊产业建设实施意见
    加快现代服务业建设工作意见
    加快合作提升制造业发展工作
    加快与央企合作实施意见
    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意见
    制定对策加快发展工作意见
    党委加快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加快保险业发展工作意见
    教育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