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道教育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若干意见
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为了切实加快街道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围绕街道“争先领先,和谐富春”的总目标,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完善学校设施(备)建设,强化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的需要,按照本市小学和幼儿园布局调整的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现特印发《富春街道教育事业发展与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进一步落实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构建新的教育布局框架。
(一)小学布局调整实行“1+6+2”的模式:即一个教育集团、六所小学和两所外来民工子女学校。近期重点要构划好富春四小布局调整、富春二小食堂改建工程,规划好富春第七小学,满足本街道学龄儿童“上好学”的需求。二零零八学年增设一所外来民工子女学校,满足广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好上学”需求,经费筹措及投入按市政府文件精神办理。
(二)办好富春成校,担负起富春街道农民、企业职工实用技术、学历教育等培训任务。
(三)幼儿教育:
1.在继续办好一幼、二幼两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在北区规划新建一所幼儿园,使学前教育布局更合理化,实现整个街道学前教育均衡化、多元化、低龄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在大青片、三桥片力争办好二所中心幼儿园。
2.对现有民办个体幼儿园进行调研整顿,做到规范办园,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安全工作。
二、教育相关经费的投入及管理。
(一)小学、幼儿园生均公用费、教职工体检费、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工会费、退休教师活动费等公用经费按市政府规定分学期足额拨付到位。各学校必须按有关文件精神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实行专项审计。
(二)继续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在确保学校(工资、奖金、住房公积金等五金、福利及补贴等)人员经费及时足额拨款到位,保证街道教育事业重大项目投入资金的同时,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逐年添置教学设施,并对现有校舍、场所等按修建年限、质量状况、使用功能等逐年改造维修。先由学校在每年初造好预算方案提出申请、概算清单,经街道审核同意后,学校再进行校舍整修和添置设备。
(三)两所民工子女学校仍隶属于富春第四小学管理,经费由街道根据市政府和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富阳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并落实。
(四)学校原则上不搞教育捐款(自愿捐款除外),街道对学校的经费投入做到逐年增加,以保证学校工作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大力弘扬教书育人、尊师重教。
(一)树立以人为本,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思想,办学的理念。街道每学年在教师节期间评选和表彰一批教育突出贡献奖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显著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和表彰一批在关心教育、尊重教师方面作出贡献的 “绿叶奖”(设立教育突出贡献奖、优秀教师奖,优秀教育工作者,绿叶奖),在颁发荣誉证书的同时分别给予5000元、1000元、1000元、1000元奖励,具体办法详见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