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中心内容,成果质量是教育科研的生命所在。要克服研究力量过于分散、效益不高、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等现象。构建教育科学区域研究模式,切实提高教科研水平。
①开展课题群体研究。各校要选择应用价值大、教师参与面广、体现学校办学方向的课题作为主课题进行群体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心理教育、潜能开发等方面,以总课题为核心,并围绕主课题发动教师建立若干子课题,形成教科研合力。通过主课题研究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②开展课题集约化研究。围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有效性研究》、《初中生成绩分化成因与对策研究》组织若干学校进行协作研究,形成子课题网络,集中有关力量协同攻关,以求得较大突破。
③开展课题合作研究。有条件的学校要选择部分研究项目,与高校取得联系,进行合作研究,一方面借助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提高课题研究的价值。
4、严格执行课题实验的审批制度、终止制度、过程管理制度。实行课题阶段、集中申报、审批制度;完成研究周期的课题应由课题所在单位书面提出结题申请,由教研室负责组织有关结题活动,对未能按期结题又无原因陈述的课题将自行中止。加强实验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实验的良好运作。中心教科组将分片对相关课题加强检查、督导和管理。督促各课题按期完成阶段研究任务,形成预期成果。
5、积极开展教科研成果的评选及推广活动。教科组成员应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教科研讲座、学术沙龙、优秀教科论文和教改先进个人的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和撰写论文的能力,促进教师的实践与反思,及时向上级教育部门推荐本校优秀的教科研成果;切实发挥教科研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要提高中心教科组的活动效益。
活动要突出重点,要认真总结各校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教师用研究的观点、态度去做事,使教师感受到研究的乐趣。注重对研究活动的反思,以促进教师提炼认识、把握规律。要根据各校及不同课题的实际,研究提高研究效益的主要措施;从而突出中心组的研究功能与指导作用。
四、要加强中心教科组的工作质量考评。
对中心教科组成员实行考核、聘任制度。根据各课题组开展工作的情况,对成绩突出的教科组成员及有关骨干教师给与奖励,并把是否在中心组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作为评比特级教师和"三名工程"评选的重要条件。
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障教科研活动健康开展,教育局将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教科组和中心教科组活动基地(名单附后)望各教科组成员及基地学校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全面落实市级中心教科组布置的各项任务,提供优质的教科研交流、研讨的场所。
中心教科组成员职责
1.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了解国内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