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划,组织对未达抗震要求的校舍进行检测鉴定、加固、拆除重建、整体迁建等分类处理。学校做到安全工作,区组织每季度一检或在重大节假日前重点检查。
(4)规范教育财经管理。
执行区财务管理规定,按照“量入为出,厉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支出预算管理和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严格审批程序,一切支出必须严格遵守先批后支的原则;严格执行含市级以上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对象、项目和标准,不得擅自确定收费对象、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或通过其他途径摊派收费。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规范和加强学校国有(集体)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进行设置卡片登记管理,并定期核对,做到账账相符,合理并节约有效使用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革新管理方式,推动管理特色化
(1)转换管理模式。结合“名校长、名学校”建设方案,学校在管理中实现“三个转换”:一是由思变型向思想型转换,用科学的思想指导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二是由经验型向智慧型转换,善于在实践中生成智慧,善于用智慧支撑实践。三是由他管型向自管型转换,激发师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向管理的最高境界迈进。年内举办校长论坛,展示校长管理经验。
(2)推进四个整体负责制。积极推行年级整体负责制、科组整体负责制、班级整体负责制以及教师个体教学质量全程负责制,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导向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分层综合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将提高教学质量的责任层层落实到年级、班级、科组、个人,层层把关,层层过关,从而为整体质量的提高提供系统性保障,实现个人奋斗与团队奋斗和谐统一,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协调统一。力争小学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初中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先进行列。
(3)彰显管理特色。各校要立足现状,挖掘潜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集中突破,形成特色,结合“名教师、名学科”建设方案,要重点研究学校发展缓慢的薄弱环节,在改革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总结初明显的办学特色,为打造品牌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4)探索新模式。深化“小班化”教育管理实验与研究,做好经验总结,**中心小学20**年秋季入学六年级归入**中学教学管理。
4、实施科学管理,推动管理人文化。
学校领导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程序,强化岗位职责和目标管理,建立优质、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人文关爱的管理理念,坚持“理性的思路,刚性的管理,柔性的服务,和谐的激励”的治校方略,不断改进作风和方法,勤政廉政,使办事程序更加透明、公开。
五、崇研尚创,打造研究创新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育发展核心竞争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大力弘扬以身立教、无私奉献的崇高师德风尚,增强教师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各校要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杜绝有偿家教、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的行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