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全面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配置,切实把握好教育的发展节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3、大力推进“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从严治教”。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强化广大教干和教师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
4、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强化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健全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加强民办学校的党组织建设。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彻底排查并及时整改工作薄弱环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及时化解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理校内突发公共事件。
5、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大考核奖惩
力度,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学习进取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深入开展教育调研工作,增强调研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6、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网络,大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关工委、妇联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广泛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伙伴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继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将“知荣明耻”变成日常的自觉行为。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自觉意识。深入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加强环境教育,继续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积极改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切实发挥高考、中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大力推动校外教育基地建设。坚持公益性和素质教育两大原则,充分发挥***中心、****头纪念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等校外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积极拓展校外活动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实现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7、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关心学生学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严格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坚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大新课程改革推进力度,强化新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切实开展好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重点加强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通用技术课、综合实践课等教学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先进校创建活动。
8、认真做好高考、中考迎考、应考工作。深刻解读高考和中考方案,正确把握高考、中考改革精神。把解读高考、中考方案与把握素质教育内涵结合起来,与实践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与构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