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普及程度全面提高,优质资源持续增加,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年,全市共有幼儿园(含小学附设幼儿班)868所,园幼儿7184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整体规模基本满足全市3-5周岁儿童的入学需求。但学前教育仍是市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优质资源短缺、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投入不足,整体办园条件较差;师资薄弱,保育教育水平较低;地域、城乡差距明显,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作为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重要突破口,全面纳入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化责任,抓好落实,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的目标要求,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加强建设规范管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多元需求,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总体要求:坚持以公益性和普惠性为基本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优质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坚持以独立建制的幼儿园为主,不再举办学前班。
(三)发展目标:以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为目标,以建设规范化幼儿园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办园规范、师资达标、保教质量合格的学前教育网络,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年,每个县区建有2-3所直属公办幼儿园,且达到省级示范园标准;85%以上的乡镇(学区)建有1-2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且达到一类园以上标准。各县区至少有40%幼儿园达到一类园及以上标准,至少有70%幼儿园达到二类园及以上标准。35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82%规范化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接受学前教育幼儿总数的70%以上。2015年,全市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86%规范化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占接受学前教育幼儿总数的90%各幼儿园师资基本配备齐全,设置合理,园长、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等人员持证上岗,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三、统筹城乡,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各县区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学前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统筹规划城乡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