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目的,以“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为载体,坚持县乡村联动、点线面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优化美化农村环境,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农民群众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和谐原则。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入手,注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革除不良陋习,培养弃恶扬善、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新风尚,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2.坚持组织引导,全民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落实的强大合力。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适度超前、注重实用的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立足现状,分类指导,分批实施,分层推进,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以维修改造为主,体现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
4.坚持健全机制,统筹推进的原则。坚持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清洁家园与提升农民素质相结合,美化乡村与提升文明程度相结合,硬件建设与提升软环境相结合,逐步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整体活动向纵深发展。
通过“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农村人居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方式明显转变,文明卫生意识明显增强,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的总体目标。
三、工作重点
按照“突出重点、软硬齐抓,示范引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力实施三大工程:
(一)环境整治工程。着眼建立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顺畅交通,深入推进乡村环境集中整治。以乡镇街区为重点,清理整顿街道及公路沿线乱搭乱建、乱挂横幅、乱贴广告和车辆乱停乱放,规范门店牌匾和各类广告牌设置;治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马路市场,实行划行归市。以县乡公路和村庄主干道为重点,彻底整治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清理边沟,疏通水路,重点抓好吴凤公路、什千公路和陶瓦公路沿线环境整治,集中拆除废旧违章建筑,清理废旧地膜和各类垃圾,清除白色污染,整治村庄环境,抓好绿化美化,培育形成整治示范带。
(二)家园美化工程。广泛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为内容的“三清五改”示范村创建活动,彻底清理房前屋后的“四堆”(土堆、粪堆、草堆、垃圾堆),填埋“四坑”(污水坑、粪便坑、污物坑、垃圾坑);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填埋处理,建立村组专兼职保洁队伍,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彻底解决“垃圾围村”现象;拆除房前屋后各类违章建筑物和构筑物,维修残墙断壁;以村庄道路、房前屋后和庭院内部为重点,扎实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提高村庄绿地率,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树成荫,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带净化。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加工转化,做到家畜家禽入圈入笼,柴草农具放置有序,保持庭院环境干净整洁。
(三)文明提升工程。把“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教育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农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