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6、在解决队伍“不适应”问题上取得实效。一是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大力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即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创建为民、务实、清廉好班子,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二是积极创建学习型机关。认真贯彻中心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大规模地抓好干部培训。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市场经济、政策法规、本职业务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努力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知识素养。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采取建立基层联系点、下派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基层挂职、蹲点调研、到企业开展帮扶等方式,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强化锻炼,增长才干。
(三)建章立制(7月上旬—10月下旬)。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单位,建立健全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在认真做好地方性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进行修订完善的基础上,要重点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1、民主决策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党委(党组)、行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等相关制度,明确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2、效能建设制度。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效能办负责研究制定《行政效能监察办法》、《武威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责任追究办法》、《机关效能告诫、诫勉教育、函询办法》、《武威市机关效能投诉举报处理办法》等制度,并组织实施。
3、机关工作责任制度。紧密联系各自实际,按照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相关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个岗位和环节的事权,并切实抓好落实。
4、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扩大党内外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由有关部门负责,分别建立健全党务公开、深化政务公开、政务通报、政务听证会、政务发言人制度,以及审判公开、检务公开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5、评议考核制度。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研究制定《武威市机关效能考核办法》,并抓好组织实施;由市直机关工委负责研究制定《武威市机关评议工作办法》,并抓好组织实施。
6、其他相关制度。由市政法委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武威市司法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武威市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由市综治办、市卫生局、市安监局分别负责研究制定,并抓好组织实施。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效能建设相关配套制度。
(四)民主评议(5月下旬—10月下旬)。由市纠风办负责,制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方案,组织社会各届代表,对行政执法部门、综合治理和服务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和测评活动,推进部门行业作风建设。在整改提高阶段后期,对机关效能建设情况,要聘请社会各界代表,进行群众满足度测评。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阶段(11月上旬—12月底)。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经验,组织考核评议,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机关效能建设走上正常化轨道。要着重抓好以
(一)建立效能建设长效机制(11月)。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进行“回头看”,看学习教育是否扎实有效,存在的突出问题非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看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得到落实,在认真总结集中开展效能建设活动的基础上,要在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