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待证。
(4)养老保障水平提高。
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无“两费”拖欠。
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③城镇“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老人的生活供养水平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五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五保”统一标准、应保尽保。
④制定和落实扶老服务设施建设优惠政策,政府逐年增加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投入,养老床位数达到每1000名老年人12张以上。
(5)医疗保障条件改善。
①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优惠体系,能为老年人就医提供就近、优质、优良、优惠的医疗服务。
②离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政策落实。
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医疗预防保障网络完善,能满足农村老人基本医疗需求。
④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特困和高龄老人医疗有保障。
⑤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门诊,积极建立老年家庭病床,开展送医上门服务。
⑥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预防和保健技能。
(6)加强老年教育发挥老年人作用。
①加强对老年人政治思想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制度,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交心谈心等活动。
②有固定的老年大学校舍,有教师、教学大纲、工作人员,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政府本文转载自有老年教育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老年人入学率城区达8,农村达3。
③建立老年人才档案,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信息,为各类老年专业人才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④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组建老年志愿者队伍,组织老年人参与青少年帮教活动。
(7)发挥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丰富老年人文体活动。①大力培养和发展基层老年群众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创建活动中的作用。
②县、乡镇分别建有多层次、多类型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村(社区)建有老年人活动室。
③组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体队伍,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运动会等各类老年文体活动。
4、在2006年底进行自查,对搞得好的乡镇和单位进行表彰并上报市命名为“敬老模范乡镇”或“敬老模范单位”。
5、在2007年6月底前做好各项迎检预备工作,对敬老模范村(社区)进行表彰命名;收集资料、图片等,查漏补缺,确保创建活动成功。
(三)申报检查验收阶段(2007年7月至10月)
1、对3年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市报送创建检查验收申请。
2、对敬老模范乡镇进行初查验收,合格后报市老龄委,由市上组织验收后命名。
3、市上对敬老模范县进行初查验收合格后,由市向省推荐,省上组织全面检查验收。
(四)表彰奖励阶段(2007年11月至12月)。
1、市政府组织召开创建敬老模范乡镇表彰大会,对敬老模范乡镇进行表彰命名。
2、省政府组织召开创建敬老模范县表彰大会,对敬老模范县进行表彰命名。
三、工作重点
(一)县政府办公室工作重点
1、印发《创建省级敬老模范县活动实施意见》,将创建省级敬老模范县活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目标考核。
2、领导带头参加老龄活动,听取老龄
3、每年召开1-2次研究老龄工作的常务会议。召开1次全县老龄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4、全面落实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