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出行。(11)从规划建设好一条街(巷)入手,因地制宜,规划改水、改厕、改厨和改变村街面貌,逐步实现农村街道硬化、村庄绿化、家庭净化。
(七)生态保护行动
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实施“环境绿化工程”,城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地率达到30以上。(2)广泛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每年组织大型活动2次以上。(3)积极倡导和鼓励县民使用纸袋包装食品,逐步消除白色垃圾造成的污染。(4)加强工业污染的防治,重点抓好粉丝企业废水治理和热电厂的二氧化硫治理,搞好流域综合整治,改善空气质量,防止水源污染。(5)加强城县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县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城县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农村垃圾实现集中处理。(6)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制度,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7)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发展平原绿化工程。(8)加快绿色社区建设,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绿化美化社区环境。(9)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完成夏甸金矿等10个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10)开展全民勤俭节约活动,在黄金行业建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县。
(八)为民解忧行动
弘扬奉献精神,关心困难群体,在全社会形成助人为乐、见难相助的道德风尚。(1)积极开展为下岗职工、灾区群众和非凡困难群众送暖和、献爱心活动。(2)认真开展好“希望工程”、“雏鹰计划”、“春蕾计划”,帮助青少年健康学习、快乐成长。(3)广泛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单位为弱者捐助。(4)继续抓好县直部门包帮困难家庭活动,为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5)组织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开展转岗技术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再就业岗位。(6)采取“结对子”形式,为偏远农村送科技致富信息,帮助尚未脱贫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7)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万家”等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8)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组织体系,培育和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9)组建“无偿献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立青年志愿者流动“爱心血库”。(10)普遍推行节假日、双休日志愿服务和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制度。
(九)健康成长行动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1)利用每年的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月和重大节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传统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3)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搞好普法、帮教等工作,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4)依法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婚姻家庭权和其他人身权利,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残疾青少年、外来务工青年等非凡青少年群体的利益。(5)探索家庭教育新模式,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家长培训,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6)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到2007年末,90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要配备校外辅导员,并能正常开展工作。(7)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治理,所有教育基地向青少年免费开放。(8)推广一批高质量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读物,推广一批新童谣和校园歌曲,大力发展校园文化。(9)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推荐一批健康网站,倡导青少年正确熟悉网络,健康文明上网。(10)加强校园安全治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和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