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摸清底数。开展调研活动,纪委监察处、财务处、审计处共同制定调研计划,到重点部门、重点环节了解情况,分清存在问题的类别,区别对待,认真处理。
第三阶段:8月下旬—9月下旬,整改落实。
1.各单位要对自查出的问题与隐患进行梳理,针对监管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提出整改措施。能够马上整改的,要及时纠正,尽快见成效。重点部门结合落实《中国传媒大学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制定整改措施,修订规章制度。各学院要根据学校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的治理办法。
2.学校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验收,并于10月10日前将学校自查情况、整改措施和整改效果书面报送教育部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单位对清理自查工作形成书面总结,并进行工作交流。
四、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充分熟悉清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明确治理商业贿赂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治理商业贿赂纳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查找是否存在商业贿赂问题或隐患,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不走过场。
(二)落实责任,工作到位。各单位党政一把手负责此项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一并安排,根据此《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整改措施。严格按照时间进程上报有关材料。
(三)制度建设,长效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预防和解决商业贿赂易于侵袭的重点部门、要害岗位和主要环节的问题,果断纠正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完善财务内控监管机制,彻底清理“小金库”;修订和完善《中国传媒大学政府采购实施治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图书教材采购和发行工作办法》、《中国传媒大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工作办法》、《中国传媒大学图书出版、印刷和发行治理办法》等;在基建工程、修缮工程中实行“阳光工程”,加强治理和监督。
(四)加强监督,畅通渠道。充分利用纪委监察处的网上举报系统、举报箱、举报电话等渠道,对自查中发现的和群众举报的案件线索进行认真排查,确有问题的要严厉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