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能力和依法服务质量。(五)强化律师介入信访工作机制,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要充分发挥设立在市、区两级信访部门的法律顾问室、法援联络部的职能,为上访群众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依法疏导;要充分发挥法制宣传站的作用,集中开展宣传教育,非凡是加强对重点对象的教育,向上访群众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其上访行为,努力实现上访活动的依法、逐级、有序。(六)拓展公证服务领域,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要巩固和发展金融、房地产、政府采购、企业合资、合作、
联营、涉外等公证事项;要积极拓展公证领域,做强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公证业务,使公证业务不断深入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切实发挥公证制度在防范风险、化解纠纷、减少诉讼方面的职能作用。(七)强化法律援助工作,为弱势群体服务。要认真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非凡是增强宣传的针对性,使弱势群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强化和完善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全市设立的246个街道、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3026个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和123个横向联络部的功能,增强服务广度和深度,为低保户、困难户服务,为下岗职工、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以及贫困大学生、刑释解教人员中的贫困者服务;要继续加强规范化治理,建立起治理严格、运作有序、相互衔接、成型配套的工作机制。(八)扎实推进“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为打造法治诚信城市服务。要紧紧把握普法的“八个结合”,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治理人员和青少年重点普法层面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要举办振兴沈阳老工业基地法治论坛和讲座,加大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继续创新载体,充分利用沈阳普法网,扩大版块,为普法提供先进、科学的信息化宣传平台;要继续以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示范村评选活动为载体,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生活法制化。(九)强化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基层稳定服务。深入贯彻中办、国办批转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要强化调解组织、网络和制度建设,实现人民调解与民事诉讼的有效衔接;要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做好纠纷的调处和化解工作;要加强司法所建设,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要使人民调解工作由常规化调解向法制化调解,由单一型调解向复合型调解,由封闭式调解向开放式调解,由小调解格局向大调解格局转变,逐步形成遍及城乡、作用明显、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要面向社区、基层和群众,逐步深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社区实现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严格按照属地原则,规范服务事项和行为。(十)强化监狱劳教工作,为创建安全城市服务。要以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和劳教人员教育拯救质量为中心,以稳定为前提,以创新教育改造机制和载体为手段,推进监狱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和创办劳教特色,加速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加快建立长效安全稳定机制;要全面实施依法治监、依法治院,做到严格、公开、科学和文明执法。四、保障措施服务方向已经明确,服务重点已经确定。因此,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把握振兴这个中心,紧紧把握服务这个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实际,把握规律,研究思路,制定措施,全力保证“十个服务”落实到位。(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要在全系统开展“沈阳振兴,服务先行”主题大讨论,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增强政治意识,机遇意识,服务意识,树立勇创新业和加快发展的勇气和信心,充分发挥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