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职业教育学校达到4所,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达到700人。
——创办农村初中职业教育预科班。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分流一部分学生,开设职业教育预科班,教学模式为2.50.5,除开设基础文化课外,还要开设职业通识课,主要内容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礼仪、应用
文写作、劳动安全常识、法律法规等。学生修业期满,作为职业教育注册生,直接升入**市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或**市**职业教育中心分校。2005年,创办30个职业教育预科班,招生900人。
——加强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建设。全县448所农村中小学校向全县劳务输出培训工作开放,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劳务输出培训工作提供基地和优质服务。
——推进“绿色证书”教育。在农村初中全面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和农村致富新技术培训。
——开展成人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强化“一址三校”、“一校多能”、“三教一体”、“学校基地农户”的办学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利用假期,加强对成人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二、加强政府统筹,构建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4、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在统筹治理和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科学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机制,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增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实现对职业教育的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统筹和政策统筹,提高办学效益。
5、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教育、劳动、计经、财政、人事、招商、农业、农机、卫生、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安排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资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费。教育部门负责专业调控、跨区域、跨行业联合办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统筹与协调;劳动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企业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和企业下岗职工就业培训;财政部门负责把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政策确保投入;其他部门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6、大力发展行业职业教育。卫生、农机、农业等行业部门在继续办好县卫校、县农机校、县农广校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行业人力资源猜测,制定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技术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积极与上级对口职业技术学校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同时要与乡镇普通初中取得联系,扩大招生规模,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
7、积极鼓励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非营利性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关优惠政策,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对民办的驾校、美容美发学校等各类职业学校给予鼓励和扶持。各乡镇、各部门可以根据本地需要,采取出租闲置的国有、集体资产等措施对民办职业学校予以扶持。鼓励公办职业学校引入民办机制,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合办”等多种形式办学。
三、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8、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积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籍治理、课程开发与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变年度一次招生为依据市场需求常年性招生,变固定学制为依据市场需求弹性学制治理,答应职教毕业生回校学习第二专业,答应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聘任专业教师,提高职业学校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