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推进“绿色六合”建设,加快生态防护林建设,完成3.5万亩绿化造林任务。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远古水厂扩容改造,扩大区域供水范围,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安全饮水问题。实施河道疏浚和河塘清淤整治工程,完成土方工程370万方。完成农村二次改水受益人口1.5万人。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建设户用沼气池600个、沼气工程2个。继续实施镇村清洁工程,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建成7个镇和13个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农村改厕6200座,创建健康教育试点镇1个、市级卫生村8个,完成44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视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户。
五、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21、积极推进区镇机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镇级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完善区镇财政体制,增强基层财政实力;规范村级三项资金管理,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试点。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继续开展重点领域农村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22、规范有序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扶持合法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筹建区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的试点工作,依法规范农民宅基地整理工作,对通过村庄整治净增加的耕地面积,区财政按每亩3万元给予奖励,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搬迁补助。
23、继续推进“三大合作”。一是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全区新成立10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工商登记率提高到85%。40%以上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深入开展省“四有”、市“五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活动,区财政对新获得省“四有”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家奖励3万元,市“五有”称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家奖励2万元。二是稳步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与高效农业建设,实现按股获取土地收益。通过经营性净资产量化折股等办法,建立“民有、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今年新成立农村股份合作社8家,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全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20家,逐步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农户分配比重,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凡未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可分配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村,年终农户分配不得低于可分配收益的10%或可分配收入的5%。
24、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扩大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涉农业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继续深化农村信用改革,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